昨天在網路上看到一則新聞是關於電視分級制,大致內容是家長抗議親子台放出不符合條件的動畫,下面的評語一面倒的認為家長太大驚小怪和該電視臺沒做好分級管控,就我看電視上演的動畫十幾年,也覺得家長太大驚小怪,既然是少年漫畫,一些性暗示話語在所難免,其實我覺得雙方都有錯。
    電視臺有義務要做好分級制,但是家長更有義務要教好小孩,而不是把小孩放在電視機前面隨便他看,這則新聞讓我想起國中時看《遊戲王》時被媽媽唸得要死,說什麼太血腥暴力,但當我反問的時候,媽媽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她認為血腥暴力的點,《遊戲王》卡通的決鬥盤有痛覺設計,決鬥者受到傷害時頂多被電流之類的電一下,電流一毫安培以下(一毫安培是人體能承受的上限),電壓也不會太高(是否電死人是看電流,而非電壓)論程度可能只是被電蚊拍電一下或是摸到通電的銅線肌肉顫抖而已,正常使用的話根本不會出事的;另外怪獸們在戰鬥階段時接到「攻擊」命令而發動攻擊時,只是把對方的怪獸打爆,畫面用爆破來代替受傷,這樣既乾脆,也不會有所謂的血腥畫面出現。
    家長不明就裡的認為動漫卡通就是不好的東西,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還是無法打破,國中時的我也沒有因為看了《遊戲王》就整個性格大變,我非常清楚那是卡通的表現手法,只是電腦做出來的效果而已,裡面一些動手動腳的畫面是要告訴大家不可以用暴力解決問題,即使你看不爽某人也不可以撂人去打人。
    日本的動畫有分級制度,有適合小朋友(國小以下)、中學生(國一到高三)和大朋友(高三以上)的,以我舉的《遊戲王》而言是比較適合大朋友看,裡面所要傳達的觀念主要是社會和人性的黑暗面,以桌上遊戲作為外衣,深刻描述決鬥者們的心理活動,用話語或動作點出現實的醜陋,當然正面的元素就是勇氣和夢想,劇中的真崎杏子看了舞臺劇之後深深被感動,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職業舞者,她不屈不撓的努力打工賺取機票錢和學費,再困難都不放棄夢想,即使知道自己的決鬥技巧很差,靠著朋友的幫忙驚險過關......這些也都是我們要實現夢想的絆腳石,因為某一項技巧(不常用)很差讓自己摔跟頭,故事中的杏子還是不肯放棄,她知道若放棄的話,夢想就沒有實現的一天。
    人性黑暗面我以自己最熟悉的杜馬篇做例子,暗遊戲自以為是的傲慢態度使他失去夥伴,他不去想為什麼,卻把原因都推給別人,杜馬成員一棒一棒輪番上陣,用決鬥來教訓暗遊戲,逼他正視心中的黑暗;比起暗遊戲用環境魔法「奧雷卡爾克斯的結界」那副猶豫不決的樣子,就表示他沒有膽量去承擔後果,相對地,打第二棒的羽蛾就乾脆得多,直接打開環境魔法的專用插槽,把牌放進去再關起來發動效果,他知道一旦結界的圖樣在自己的額頭上浮現時,自己就得承擔戰敗靈魂被奪走的代價,他直接承認並選擇面對自己心中的黑暗,結界中的羽蛾沒有任何的虛偽,不疾不徐、不慍不火的口氣道出暗遊戲的愚蠢;石之荒野那集,武藤遊戲的靈魂提到過這結界是一面映照內心的鏡子,說法跟杜馬成員不謀而合,語氣甚至比羽蛾更是赤裸且毫不留情。
    這些劇情要是國中時的我看到,可能無法完整理解劇情要傳達什麼,但現在的我完全可以知道了,也看到自我感覺良好的可怕,以及若是失敗要承擔風險的觀念,我決定要做一件事情之前,要先想好自己可能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父母輩可能就只是看表面來評斷好壞,是非常要不得的;不是一味的把小孩保護起來,不讓他看任何影視,而是小孩在看的時候就要教育他對錯,讓他有能力去分辨好壞與真假。
    父母不親自教孩子判斷好壞對錯,只會養出一個毫無判斷能力的廢人,社會上的高知識犯罪份子很多就是小時候父母只要求唸好書就好,其他什麼都不管不學,只會唸書考試、自以為是、不懂體恤別人辛勞、不懂同理弱勢者的不便,這種人就是我眼裡的廢人;判斷力很多都是要從生活中去學習,然後再從中教育,雙管齊下才有辦法塑造孩子的判斷能力,當初媽媽也只是唸幾句還是放我去看,我很仔細分析劇中所要呈現的東西,把不必要的部分忽視掉。
    孩子要看動畫不是不行,父母在百忙之中也要抽空出來陪孩子觀賞他常看的節目,並且告訴他什麼可以學、什麼不可以學,這才是真正治本的方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魘夢沙耶香 的頭像
    魘夢沙耶香

    Pterophoridae的部落格

    魘夢沙耶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