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新聞每天都在播放大貓熊寶寶「圓仔」的狀況,我必須說這是非常不尊重動物權的行為,牠現在還沒有公開的在展示場活動(隔離中),就已經每天被攝影機「騷擾」得很反感,試想如果是自己每天24小時被攝影機拍攝所作所為,你不會感到完全沒有隱私、一舉一動都要被放大檢視嗎?
攝影機對於一些較敏感的動物是一種騷擾、一種威脅,我自己家裡有養兩隻斑鳩,我也只有在牠們有生病、需要採樣或是要做影像記錄時才會拿相機將我需要的部分拍下來,平時除了給牠們放風、打掃籠舍和其周圍環境時才會把牠們「請」出籠子,基本上都是盡量不要驚嚇到牠們為原則,要抓在手上時也不要抓太緊、抓太久,若要剪趾甲也是讓牠們腹面朝上(背部下方是我的解剖盤,這樣萬一牠大便也好清理)伸出腳爪,手腳要快也要輕,眼睛更要睜大,以免剪到血管導致流血;兩三天就要給牠們添飼料、換乾淨的飲水、檢查身體是否有異常,若寒流來襲,我也會給牠們調整飼料配方(日糧改為高熱量配方)、打保溫燈、在籠子上蓋一塊大大的厚布等,適當的關懷牠們,以防牠們染上啄羽癖等異常行為。
圓仔的情況就很像那些被狗仔跟拍的明星,只是圓仔是一隻不會講話的大貓熊寶寶,牠無法表達自己被拍攝的不滿,尤其是在這種身體無異常卻被過度關注的情況,而且講難聽一點,牠會希望自己一直是媒體關注的寵兒,沒有能好好地睡覺吃飯玩耍、擁有自己空間時間的一天嗎?攝影機24小時不間斷的拍攝,即使是很遲鈍的動物也會感到緊迫,而去攻擊攝影機;若真的要拍,也只是拍幾張特寫(健康狀態、病灶特寫等,萬一牠死掉了也能讓工作人員緬懷等等)供影片剪輯、照片公開分享而已,非動物園的工作人員有幾個會真的想要去深入了解牠、關心牠的?我想沒有吧,連我這唸動物系的,每天看到牠的新聞覺得很煩之外,也不禁同情牠和其他不被關注的動物們的生存權;歷年來的動物明星沒有一隻是臺灣自己本土的動物,這點讓我覺得挺悲哀的,動物園裡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裡游的動物加起來兩千多隻,每個物種都有自己的特色,為什麼獨厚大貓熊圓仔?只因為牠可愛、瀕臨絕種嗎?臺灣的瀕危動物也挺多,即使不是受威脅的物種,比圓仔可愛有特色的動物也很多啊,媒體的大肆炒作,好像動物園裡就只有圓仔這個大貓熊家族,其他動物都不存在似的。
這種教育方法真的是非常失敗,民眾除了覺得圓仔很可愛以外,什麼也學不到,對牠的理解就變得非常膚淺,甚至是另種負面的學習,對動物的騷擾、不尊重、偏心到虐待都有可能,就只因為圓仔是動物明星,撥給牠的經費就特別多,其他同樣的哺乳動物卻只能分到十分之一的經費,不但不公平,還可能會影響那些不受關注動物的健康狀態,一旦動物養成刻板行為,牠就很容易患上精神疾病,要改就很難改了,上述鳥類的啄羽癖,便可視為鳥類的精神狀況出現問題的徵兆,要趕緊關心牠的需求,啄羽癖在鳥類問題行為裡雖不算嚴重,但是是最難矯正的問題行為,市面上有針對這種行為的治療衣,穿上之後可以保護那個部位的羽毛不被病鳥自己或是其他的同伴咬到禿。
當初提出這個主意的人,也關心一下其他的動物吧,牠們的風采有輸給圓仔嗎?如此的偏心,對其他的動物公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