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的「心理諮商與社會實踐」的課程是看電影,片名叫《心中的小星星》敘述一個有閱讀障礙但繪畫能力超群的孩子轉變的故事,片中呈現的種種幾乎是我的成長歷程,從出生到現在活了22年的歲月,我覺得自己並不快樂,無論是在學校或是在家裡,幸好我的國中導師很機警,她立刻通報將我送醫,才找出發生在我身上一連串的問題;到了高中階段,加入生物研習社和合唱團是我最快樂的時期,合唱團裡有同學扶持,讓孤獨的我穩定下來接受練唱的指令,同學也想盡辦法藉由社團來訓練我社會化。
在我成長過程中的黑暗面,片中也忠實地呈現出來,我的閱讀能力雖然不差,但我對於像是英文文法這種東西極度反感,母親一直要求我要在英文文法方面加強訓練;我大三的時候重修英文,很不幸選錯老師,那位老師的教法對我而言並不合適,一直塞文法的東西,使我不斷想起被逼著死背文法的那段時間,我的害怕,母親並沒有同理我的感覺,反而指責我上課不專心、愛蹺課(事實上我只有一次因為重感冒沒去上課)我是真的無法理解文法結構,它跟一般結構化的學問並不一樣,文法對我來說真的很抽象,看不到也摸不到、更不能用公式導出來或用證明題證明出來(現在的我對數學符號和公式比較能理解),更沒辦法像科學實驗一樣設定一個假說,做實驗做出一個具體的結果來,我無從知道前因後果,死背、無法派上用場的東西我也不感興趣。
看著影片中的主角伊翔一直被同學排擠、嘲笑,我實在覺得很不忍心,他的父母和學校老師以一般世俗的眼光來評價他的所作所為,直到新的美術代課老師尼康來到才有所轉變,一進學校,這位老師就用肢體律動的方式來上課讓同學們唱唱跳跳一番,師生在教室裡追來追去的玩耍,並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想像力來畫圖,使我想起當初自己畫遊戲王卡的那種感動,昆蟲怪獸「費洛蒙瓦斯普」是我第一隻仿畫出來的,我想把牠畫得漂亮一點,一直看圖片揣摩牠的樣子,試著以牠主人的眼光來看待牠,然後用透視技法用鉛筆將牠勾出來,勾到第三次我才真的畫得生動。
我的學習方式不同於一般人,但不代表我學不會,缺乏正向引導和肯定的我也曾一度對學習失去信心,世俗眼光對我的評價也經常造成我莫大的心理壓力,那不適合我的模板硬是套在我的身上,壓縮了我對學習、嚐試的興趣,高中時期曾被爸爸押著去畫室學畫,希望我考美術系,但我很清楚知道自己是喜歡做實驗、喜歡自然觀察,被迫做不喜歡的事情的我原本並不討厭畫畫,但被這樣像是槍隻抵著太陽穴般的逼迫,久而久之我就不想碰畫具了。
而「費洛蒙瓦斯普」是我自己願意自動自發去畫的,看羽蛾叫喚出這隻身段如此優雅的怪獸,讓我重新尋回發現昆蟲、欣賞昆蟲的感動,也想起了高中時期當昆蟲教學和大二上昆蟲學跑野外的快樂時光,回憶起那些懂我心的老師們、同學們、等同於庇護所的生物實驗室;相較於電影中的伊翔,我算是很少闖禍了,只是對於人際關係一直是我苦惱的,在現實的生活裡我可能學一輩子都學不會,比較省力的方式就是看卡通,看不懂的地方可以一再地看(室友說我怎麼每天都在看同一段劇情,她們並不理解我在人際關係上的困境)以聲優對角色心境的詮釋加上字幕的幫助,這樣我學得比較快。
自己某部分也跟伊翔一樣,以前也是被大部分不了解的人嘲笑說是白癡、智障,在這自尊受傷的背後,我更能了解同理心、同情心有多麼重要,自尊心受傷之後,要用極大的「包容」來撫平,自尊心的受傷轉化為憤怒的能量,怒氣漸漸累積,凝聚成我吼出那幾句臺詞的力量,我以自己的「蛾言蛾語」來表達對那個人的不滿與輕蔑。
《遊戲王》的杜馬篇主線劇情也是在闡明這個道理,傲慢自大、自我感覺良好的暗遊戲(為了跟後文的武藤遊戲靈魂做區隔)在暴走的區間列車的車頂上,遇到前來挑戰的羽蛾,雙方各據結界的半場邊打邊交談,羽蛾想起自己被杜馬三槍手帶往集團本部,看見武藤遊戲被封印的靈魂一事,他換了個姿勢,本來面對暗遊戲的正面立姿改成側身站立,雙手抱胸,那對漂亮的湛藍雙眸瞟著暗遊戲說道:「......委身於黑暗的你,跟我們還不是一丘之貉?而且你是因為自己的傲慢,失去最重要的夥伴,我說得沒錯吧?」
影片中,額上有著結界印記的羽蛾雖然是笑著,很輕蔑地說出這句話,但在他武裝的外表下,我看見了他鏡片後方隱藏的眼淚,聽見他的啜泣、求救的信號,對於競爭的環境,一個弱勢者的無奈,羽蛾見這句吐槽沒被暗遊戲聽到,責問的力道也就越放越重,講話口氣也越來越不留情面(羽蛾表示:「遊戲,不,無名的法老王,你都不管眾人的死活了,我為什麼要顧慮你的感受?你以為你是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懂嗎?」)雖然羽蛾的說話和笑聲剛好是自己、暗遊戲和被彈到結界外觀戰的杏子聽得到,但搭配著他的眼神和動作,針砭的意味就很明顯了;現實當中,像我這樣的學生在競爭的環境下,漸漸被扼殺學習的熱情,每天就是考試、分數,課業外的東西一律禁止,考不好就是不用功、笨蛋一個,我的雙親用他們的習慣的觀點來看我的行為,他們正依循著電影中伊翔父母的行為,不願承認我的問題,相信這也是現代父母的通病。
電影中的伊翔很幸運的遇到懂他的尼康老師,這位富有愛心與教學熱誠的老師還幫伊翔做課後輔導(補救教學),一對一的方式達到成效,現實中就是IEP,我也接受過這種輔導,這並不丟臉,不會就是要學到會為止,即使是去資源班學又怎麼樣?學的東西有不一樣嗎?
這部電影我真的感同身受,長期處在高壓、競爭的環境,我確實很難發揮自己的優勢,我最重視、最珍惜的事物也在這種情況下一點一滴地被剝奪,自己的生命力也在流失;電影中,尼康老師去伊翔家進行家訪時,隨手抄起電視櫃上一盒盒面上寫著日文的玩具,要伊翔的父親讀出上面的文字,這位父親很不屑的說他不會讀、看不懂,並對這位老師咆哮,尼康老師及時制止他發飆,正色說道:「這就是伊翔的困境,你懂嗎?」彰顯出同理心的重要,但很多人都忽略了。
謝謝老師選這部電影,讓我思考了很多面相,這部電影的兩大重點,第一個是特殊教育與現實環境,第二個就是同理心,我認為比較重要的是後者,剛好跟杜馬篇的中心思維結合,劇情中兩個遊戲在「石之荒野」的決鬥,武藤遊戲的靈魂說的一席話:「你的心底其實是非常傲慢的,到了萬一的時候,只想要貫徹自己想做的事,你非常執著於自己的榮耀,但是這樣是不行的;人的心是無法只用一個價值觀就做出結論的,如果你沒有自己受創,也要連同他人的黑暗部分,一同背負起來覺悟的話,你是不可能看見他人的痛苦與悲傷的(停頓)就連羽蛾君和舞小姐......不,連杜馬三槍手(分別為拉斐爾、亞曼爾達、瓦龍,我覺得翻三劍客很像在罵髒話,所以沿用原版的翻譯;另外我在羽蛾的名字後面加個君的原因,是武藤遊戲的臺詞有說出來,即使翻不翻出來都沒關係,日語中對於認識的人可用,為了襯托他的禮貌,所以我翻出來,舞小姐則是指孔雀舞)幾人的悲鳴你也都聽不見。沒錯,現在的你卻救不了任何人,你只是害怕令自己受傷罷了!」武藤遊戲的靈魂越說音量越大,左臂的決鬥盤放在胸前,正經的看著暗遊戲説大道理,責備暗遊戲只顧自己,不顧別人死活的殘忍,連我看了都有種「這人真白目」的感覺,不能對別人的困境感同身受。
這兩者的劇情反映出現實,要幫別人之前要先體會案主的感受,而不是只就表象去指責他/她,前陣子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我也很想對那個人吼出上述那席話,只是我感覺沒什麼必要了,我覺得他也聽不進去。
最後謝謝老師提供一部這麼發人省思的電影。
在我成長過程中的黑暗面,片中也忠實地呈現出來,我的閱讀能力雖然不差,但我對於像是英文文法這種東西極度反感,母親一直要求我要在英文文法方面加強訓練;我大三的時候重修英文,很不幸選錯老師,那位老師的教法對我而言並不合適,一直塞文法的東西,使我不斷想起被逼著死背文法的那段時間,我的害怕,母親並沒有同理我的感覺,反而指責我上課不專心、愛蹺課(事實上我只有一次因為重感冒沒去上課)我是真的無法理解文法結構,它跟一般結構化的學問並不一樣,文法對我來說真的很抽象,看不到也摸不到、更不能用公式導出來或用證明題證明出來(現在的我對數學符號和公式比較能理解),更沒辦法像科學實驗一樣設定一個假說,做實驗做出一個具體的結果來,我無從知道前因後果,死背、無法派上用場的東西我也不感興趣。
看著影片中的主角伊翔一直被同學排擠、嘲笑,我實在覺得很不忍心,他的父母和學校老師以一般世俗的眼光來評價他的所作所為,直到新的美術代課老師尼康來到才有所轉變,一進學校,這位老師就用肢體律動的方式來上課讓同學們唱唱跳跳一番,師生在教室裡追來追去的玩耍,並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想像力來畫圖,使我想起當初自己畫遊戲王卡的那種感動,昆蟲怪獸「費洛蒙瓦斯普」是我第一隻仿畫出來的,我想把牠畫得漂亮一點,一直看圖片揣摩牠的樣子,試著以牠主人的眼光來看待牠,然後用透視技法用鉛筆將牠勾出來,勾到第三次我才真的畫得生動。
我的學習方式不同於一般人,但不代表我學不會,缺乏正向引導和肯定的我也曾一度對學習失去信心,世俗眼光對我的評價也經常造成我莫大的心理壓力,那不適合我的模板硬是套在我的身上,壓縮了我對學習、嚐試的興趣,高中時期曾被爸爸押著去畫室學畫,希望我考美術系,但我很清楚知道自己是喜歡做實驗、喜歡自然觀察,被迫做不喜歡的事情的我原本並不討厭畫畫,但被這樣像是槍隻抵著太陽穴般的逼迫,久而久之我就不想碰畫具了。
而「費洛蒙瓦斯普」是我自己願意自動自發去畫的,看羽蛾叫喚出這隻身段如此優雅的怪獸,讓我重新尋回發現昆蟲、欣賞昆蟲的感動,也想起了高中時期當昆蟲教學和大二上昆蟲學跑野外的快樂時光,回憶起那些懂我心的老師們、同學們、等同於庇護所的生物實驗室;相較於電影中的伊翔,我算是很少闖禍了,只是對於人際關係一直是我苦惱的,在現實的生活裡我可能學一輩子都學不會,比較省力的方式就是看卡通,看不懂的地方可以一再地看(室友說我怎麼每天都在看同一段劇情,她們並不理解我在人際關係上的困境)以聲優對角色心境的詮釋加上字幕的幫助,這樣我學得比較快。
自己某部分也跟伊翔一樣,以前也是被大部分不了解的人嘲笑說是白癡、智障,在這自尊受傷的背後,我更能了解同理心、同情心有多麼重要,自尊心受傷之後,要用極大的「包容」來撫平,自尊心的受傷轉化為憤怒的能量,怒氣漸漸累積,凝聚成我吼出那幾句臺詞的力量,我以自己的「蛾言蛾語」來表達對那個人的不滿與輕蔑。
《遊戲王》的杜馬篇主線劇情也是在闡明這個道理,傲慢自大、自我感覺良好的暗遊戲(為了跟後文的武藤遊戲靈魂做區隔)在暴走的區間列車的車頂上,遇到前來挑戰的羽蛾,雙方各據結界的半場邊打邊交談,羽蛾想起自己被杜馬三槍手帶往集團本部,看見武藤遊戲被封印的靈魂一事,他換了個姿勢,本來面對暗遊戲的正面立姿改成側身站立,雙手抱胸,那對漂亮的湛藍雙眸瞟著暗遊戲說道:「......委身於黑暗的你,跟我們還不是一丘之貉?而且你是因為自己的傲慢,失去最重要的夥伴,我說得沒錯吧?」
影片中,額上有著結界印記的羽蛾雖然是笑著,很輕蔑地說出這句話,但在他武裝的外表下,我看見了他鏡片後方隱藏的眼淚,聽見他的啜泣、求救的信號,對於競爭的環境,一個弱勢者的無奈,羽蛾見這句吐槽沒被暗遊戲聽到,責問的力道也就越放越重,講話口氣也越來越不留情面(羽蛾表示:「遊戲,不,無名的法老王,你都不管眾人的死活了,我為什麼要顧慮你的感受?你以為你是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懂嗎?」)雖然羽蛾的說話和笑聲剛好是自己、暗遊戲和被彈到結界外觀戰的杏子聽得到,但搭配著他的眼神和動作,針砭的意味就很明顯了;現實當中,像我這樣的學生在競爭的環境下,漸漸被扼殺學習的熱情,每天就是考試、分數,課業外的東西一律禁止,考不好就是不用功、笨蛋一個,我的雙親用他們的習慣的觀點來看我的行為,他們正依循著電影中伊翔父母的行為,不願承認我的問題,相信這也是現代父母的通病。
電影中的伊翔很幸運的遇到懂他的尼康老師,這位富有愛心與教學熱誠的老師還幫伊翔做課後輔導(補救教學),一對一的方式達到成效,現實中就是IEP,我也接受過這種輔導,這並不丟臉,不會就是要學到會為止,即使是去資源班學又怎麼樣?學的東西有不一樣嗎?
這部電影我真的感同身受,長期處在高壓、競爭的環境,我確實很難發揮自己的優勢,我最重視、最珍惜的事物也在這種情況下一點一滴地被剝奪,自己的生命力也在流失;電影中,尼康老師去伊翔家進行家訪時,隨手抄起電視櫃上一盒盒面上寫著日文的玩具,要伊翔的父親讀出上面的文字,這位父親很不屑的說他不會讀、看不懂,並對這位老師咆哮,尼康老師及時制止他發飆,正色說道:「這就是伊翔的困境,你懂嗎?」彰顯出同理心的重要,但很多人都忽略了。
謝謝老師選這部電影,讓我思考了很多面相,這部電影的兩大重點,第一個是特殊教育與現實環境,第二個就是同理心,我認為比較重要的是後者,剛好跟杜馬篇的中心思維結合,劇情中兩個遊戲在「石之荒野」的決鬥,武藤遊戲的靈魂說的一席話:「你的心底其實是非常傲慢的,到了萬一的時候,只想要貫徹自己想做的事,你非常執著於自己的榮耀,但是這樣是不行的;人的心是無法只用一個價值觀就做出結論的,如果你沒有自己受創,也要連同他人的黑暗部分,一同背負起來覺悟的話,你是不可能看見他人的痛苦與悲傷的(停頓)就連羽蛾君和舞小姐......不,連杜馬三槍手(分別為拉斐爾、亞曼爾達、瓦龍,我覺得翻三劍客很像在罵髒話,所以沿用原版的翻譯;另外我在羽蛾的名字後面加個君的原因,是武藤遊戲的臺詞有說出來,即使翻不翻出來都沒關係,日語中對於認識的人可用,為了襯托他的禮貌,所以我翻出來,舞小姐則是指孔雀舞)幾人的悲鳴你也都聽不見。沒錯,現在的你卻救不了任何人,你只是害怕令自己受傷罷了!」武藤遊戲的靈魂越說音量越大,左臂的決鬥盤放在胸前,正經的看著暗遊戲説大道理,責備暗遊戲只顧自己,不顧別人死活的殘忍,連我看了都有種「這人真白目」的感覺,不能對別人的困境感同身受。
這兩者的劇情反映出現實,要幫別人之前要先體會案主的感受,而不是只就表象去指責他/她,前陣子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我也很想對那個人吼出上述那席話,只是我感覺沒什麼必要了,我覺得他也聽不進去。
最後謝謝老師提供一部這麼發人省思的電影。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