牠的英文名字是Tsetse Fly,我認為按照聲音翻譯成「嗤嗤」蠅比較順口,分類地位上屬於雙翅目催眠蠅科,是睡眠病的病媒,牠的身上會有造成睡眠病的病原體──非洲錐蟲,網路上說牠是種惡名昭彰的昆蟲,棲息在非洲的灌木叢伺機叮咬經過的動物或是人類。
目前分類:充電型文章 (35)
- Jun 04 Mon 2007 17:14
一樣的物種
今天在寫生物評量,題幹提到造成昏睡病的采采蠅,我又想到地理課本上提過的嗤嗤蠅,上網一查之下,才發現根本是一模一樣的物種,只是翻譯的名字不同讓我產生誤解。
牠的英文名字是Tsetse Fly,我認為按照聲音翻譯成「嗤嗤」蠅比較順口,分類地位上屬於雙翅目催眠蠅科,是睡眠病的病媒,牠的身上會有造成睡眠病的病原體──非洲錐蟲,網路上說牠是種惡名昭彰的昆蟲,棲息在非洲的灌木叢伺機叮咬經過的動物或是人類。
牠的英文名字是Tsetse Fly,我認為按照聲音翻譯成「嗤嗤」蠅比較順口,分類地位上屬於雙翅目催眠蠅科,是睡眠病的病媒,牠的身上會有造成睡眠病的病原體──非洲錐蟲,網路上說牠是種惡名昭彰的昆蟲,棲息在非洲的灌木叢伺機叮咬經過的動物或是人類。
- Jun 02 Sat 2007 19:28
錯誤
前天的自由時報報導關於國中基測自然科蓋斑鬥魚那題,那個專有名詞寫錯了,是「迷器」才對,而不是「泥器」。
迷器是魚類輔助性的呼吸器官,可以爬上陸地的魚類像攀木魚、彈塗魚等魚類具有這種器官,它可以直接吸收空氣中的氧氣,變成氣泡貯存在鰓中以度過乾旱期。
迷器是魚類輔助性的呼吸器官,可以爬上陸地的魚類像攀木魚、彈塗魚等魚類具有這種器官,它可以直接吸收空氣中的氧氣,變成氣泡貯存在鰓中以度過乾旱期。
- Mar 10 Sat 2007 19:15
眼鏡王蛇
我在寒假期間有在看「國家地理頻道」,有一天我看到節目播放「眼鏡王蛇」,其實眼鏡王蛇長得跟本省的眼鏡蛇很像,不過體型大多了,也凶猛得多,牠攻擊一隻大型的錦蛇,那隻錦蛇的體型大約也和我們的錦蛇差不多,兩隻體型相當的大蛇互相攻擊,錦蛇張開大嘴威嚇眼鏡王蛇,王蛇也不是省油的燈,牠狠狠的咬噬錦蛇,朝蛇身注毒,錦蛇中毒昏迷,成了王蛇的腹中物,黃頜蛇科的錦蛇當然打不過蝙蝠蛇科的眼鏡王蛇囉!
片中介紹牠的生態,牠是卵生蛇,幼蛇一出生就是狩獵好手、捕捉食物絕不嘴軟,毒液一注入,獵物在短時間內就會麻痺、昏迷,我想牠的半致死量應該不弱,短短不到10分鐘,一隻和自己體型相當但不同科的成員就軟軟倒下不再動彈,真強烈的毒液!
片中介紹牠的生態,牠是卵生蛇,幼蛇一出生就是狩獵好手、捕捉食物絕不嘴軟,毒液一注入,獵物在短時間內就會麻痺、昏迷,我想牠的半致死量應該不弱,短短不到10分鐘,一隻和自己體型相當但不同科的成員就軟軟倒下不再動彈,真強烈的毒液!
- Feb 21 Wed 2007 20:45
福壽螺的變種!?
今天我又到網路上「充電」,繼續查閱關於福壽螺的資料,其中有一份報告說福壽螺有變種,牠的變種叫做「雪螺」,殼黃色、肉的部份是黃白色,聽說比福壽螺稍微好吃ㄧ些,不過我兩種都沒吃過,想到把福壽螺拿來吃我就覺得好像要把寄生蟲吃下肚了......
我突然想起,學校生物教室魚缸裡有3隻長得像福壽螺的黃殼螺,牠們會不會就是雪螺?體型跟福壽螺相當,在養著泰國鬥魚的魚缸裡慢吞吞地爬行,我問鄧老師說那是什麼螺?他說那是福壽螺的親戚,今天我終於知道了,那3隻大傢伙就是福壽螺的變種──雪螺!
我突然想起,學校生物教室魚缸裡有3隻長得像福壽螺的黃殼螺,牠們會不會就是雪螺?體型跟福壽螺相當,在養著泰國鬥魚的魚缸裡慢吞吞地爬行,我問鄧老師說那是什麼螺?他說那是福壽螺的親戚,今天我終於知道了,那3隻大傢伙就是福壽螺的變種──雪螺!
- Feb 21 Wed 2007 15:25
水筆仔的橫切面
很多人可能對水筆仔的中間部分很好奇:它是空的?還是實心的?
答案是實心的,摸起來很結實,步道上有掉下來的胎生苗,媽媽看到把它撿起來用力折斷,因為沒有解剖刀,所以斷面沒有很平整;那個斷面大部分都已經木質化,要把它折成兩半要花一點力氣。
答案是實心的,摸起來很結實,步道上有掉下來的胎生苗,媽媽看到把它撿起來用力折斷,因為沒有解剖刀,所以斷面沒有很平整;那個斷面大部分都已經木質化,要把它折成兩半要花一點力氣。
- Jan 17 Wed 2007 13:50
三代蟲簡介
水棲單生類動物,為魚類寄生蟲之一,身體中心部有「子宮」,子宮內的仔蟲內部尚有仔蟲,為胎生動物。
頭部有2對大緣鉤可攀附在魚體上,另外周圍還有7對小緣鉤,會造成寄主組織發炎壞死,但不會立即致死;喜寄生於鰭、體表及鰓組織﹝鰓耙、鰓弓等部位﹞,黏液增加、呼吸困難等發炎反應會相繼出現,病魚會食慾不振。
頭部有2對大緣鉤可攀附在魚體上,另外周圍還有7對小緣鉤,會造成寄主組織發炎壞死,但不會立即致死;喜寄生於鰭、體表及鰓組織﹝鰓耙、鰓弓等部位﹞,黏液增加、呼吸困難等發炎反應會相繼出現,病魚會食慾不振。
- Jan 13 Sat 2007 08:41
發炎反應
最近天氣不穩,我身體的免疫反應開始進行,打噴嚏、流鼻水、眼睛乾癢不舒服,B淋巴球阻擋病原體進入我那脆弱的呼吸道,釋放出抗體殺死入侵體內的、屬於超迷你型的蛛形綱成員──惡名昭彰的塵螨,以及一些飛入鼻子的異物。
「哈啾!」天哪!發炎反應太強好難過呀!但是沒有這種防禦機制身體就有如完全沒有設防的城堡,任何病原體都可以自由進出;過敏症候就是一種發炎的表現,只是它是一種慢性且反覆性的發炎,這些複雜的化學反應每天都在進行著,過強很難受、太弱淋巴球根本無法消滅入侵的病原體。
「哈啾!」天哪!發炎反應太強好難過呀!但是沒有這種防禦機制身體就有如完全沒有設防的城堡,任何病原體都可以自由進出;過敏症候就是一種發炎的表現,只是它是一種慢性且反覆性的發炎,這些複雜的化學反應每天都在進行著,過強很難受、太弱淋巴球根本無法消滅入侵的病原體。
- Aug 07 Mon 2006 19:23
驚訝!三個颱風同時在北太平洋形成,後面跟了一個熱帶性低氣壓
我今天上網看到2天之內有3個颱風在北太平洋形成,它們的名字分別叫做「寶發」、「瑪麗亞」和「桑美」,不僅如此,在「桑美」後面還有一個熱帶性低氣壓,也有機會形成颱風,今年颱風真多,又要造成一堆災害,而且是3個颱風耶!現在它們的路徑還未明朗之前,每個都有可能來到臺灣。
我從出生到現在,有3個颱風同時形成我還是第一次聽到,大概2、3年前有一次是雙颱,兩個颱風結合成一個,都是中度颱風,中間有兩個颱風眼,雲系結構紮實,沒記錯的話,那時的雙颱帶來不小的災害,我用鉛筆在本子上畫出它們結合在一起的樣貌。聽說3個颱風會互相影響,而且更不能掉以輕心的是「桑美」颱風的後面還有一個熱帶性低氣壓,雖然已成型的3個颱風都是輕度颱風,但3個加起來應該快變成強烈颱風了吧!若後面那個熱帶性低氣壓形成颱風的話那狀況會更慘,如果三個颱風結合成一個的話,那中間不就有3個眼牆變成「三眼颱」了嗎?
我從出生到現在,有3個颱風同時形成我還是第一次聽到,大概2、3年前有一次是雙颱,兩個颱風結合成一個,都是中度颱風,中間有兩個颱風眼,雲系結構紮實,沒記錯的話,那時的雙颱帶來不小的災害,我用鉛筆在本子上畫出它們結合在一起的樣貌。聽說3個颱風會互相影響,而且更不能掉以輕心的是「桑美」颱風的後面還有一個熱帶性低氣壓,雖然已成型的3個颱風都是輕度颱風,但3個加起來應該快變成強烈颱風了吧!若後面那個熱帶性低氣壓形成颱風的話那狀況會更慘,如果三個颱風結合成一個的話,那中間不就有3個眼牆變成「三眼颱」了嗎?
- Jul 24 Mon 2006 17:07
「名偵探柯南」當中的「紅背黑寡婦」
今天我就上禮拜看到的「名偵探柯南」次回預告提到的「紅背黑寡婦」去找資料,是真的有這種蜘蛛,產地是臺灣、日本和紐西蘭,不過牠的正確種名叫做「赤背寡婦蛛」屬於蛛形綱蜘蛛目姬蛛科的成員,牠是黑寡婦的遠親,也是臺灣唯一的姬蛛科,其他都是國外的種類。
其實那集我因為出去玩而錯過沒有看到,不過我已經利用網路的「知識」功能找到牠的詳細身分,為了能得到更詳細完整的資料,我更用了最新的「學術」功能去找其他的相關資料,我得到的東西還蠻多的,牠們的分類和蛇類滿像的,有「原蛛亞目」及「新蛛亞目」,蛇類則是「原蛇類群」、「新蛇類群」,這是「真蛇次亞目」的部份,上面還有一支是「盲蛇次亞目」,我的生物學都是由分類學先下手,這樣才不容易搞混。
其實那集我因為出去玩而錯過沒有看到,不過我已經利用網路的「知識」功能找到牠的詳細身分,為了能得到更詳細完整的資料,我更用了最新的「學術」功能去找其他的相關資料,我得到的東西還蠻多的,牠們的分類和蛇類滿像的,有「原蛛亞目」及「新蛛亞目」,蛇類則是「原蛇類群」、「新蛇類群」,這是「真蛇次亞目」的部份,上面還有一支是「盲蛇次亞目」,我的生物學都是由分類學先下手,這樣才不容易搞混。
- Jul 16 Sun 2006 10:06
名偵探柯南──毒蜘蛛殺人事件
昨天我看柯南看到最後的次回預告是「毒蜘蛛殺人事件」,裡面有提到惡名昭彰的著名毒蛛黑寡婦,以及「紅背黑寡婦」,我覺得很疑惑:有這個種類嗎?我怎麼從來沒聽過?我知道牠的科別,不過我的書上沒有寫出這個名字;我之所以知道這令我疑惑的毒蛛科別,是因為預告片中有關鍵種類黑寡婦,而那隻可能打錯種名的蜘蛛正好跟黑寡婦是同一個科別,而且牠惡名昭彰的程度不亞於黑寡婦。
我回房間找資料去,我猜的果然沒錯,牠們都是姬蛛科的成員,在國外相當著名的毒蛛,體型雖然不大,但牠們足以置人於死地,在沒有血清的時代,不曉得咬死多少人﹝我沒看過文獻﹞,圓滾滾的腹部是其特徵,分布於熱帶及亞熱帶,遍佈全世界,體型不大,大多在1cm以下。但光是這樣,還是無法判別那隻黑寡婦是什麼種類,姬蛛科在全世界有2200種欸!不過也有可能是我對蜘蛛認識不多吧!
我回房間找資料去,我猜的果然沒錯,牠們都是姬蛛科的成員,在國外相當著名的毒蛛,體型雖然不大,但牠們足以置人於死地,在沒有血清的時代,不曉得咬死多少人﹝我沒看過文獻﹞,圓滾滾的腹部是其特徵,分布於熱帶及亞熱帶,遍佈全世界,體型不大,大多在1cm以下。但光是這樣,還是無法判別那隻黑寡婦是什麼種類,姬蛛科在全世界有2200種欸!不過也有可能是我對蜘蛛認識不多吧!
- Jul 13 Thu 2006 13:39
飛機的語音碼
A: Alpha B: Bravo C: Charlie D: Delta E: Echo F: Foxtrot G: Golf H: Hotel I: India J: Juliet K: Kilo L: Lima M: Mike N: November O: Oscar P: Papa Q: Quebec R: Romeo S: Sierra T: Tango U: Uniform V: Victor W: Whiskey X: X-ray Y: Yankee Z: Zulu
這是我昨天在網路上找到的飛機無線通訊的語音字母,雖然是平時常見的英文單字,不過轉換成語音碼的話就聽不懂了,我上次去中正機場時聽過,就在那座瞭望塔裡聽到的。雖然聽不懂,不過好歹找到二十六個字母的語音字母,在「銀翼的奇術師」一片「26個文字飛舞交錯中」指的就是飛機的語音通訊代碼,用這種代碼的目的就是防止在通訊過程中聽錯指令,影片中的通訊代碼是真實的,飛機與塔臺間使用的訊息,不是學航空或通訊的人很難猜出其所代表的意思,若用普通英文單字字義上去猜,猜出來的意思會很奇怪,我曾試過幾個字拼湊,意思不但說不通,語法也變得非常怪異。我打算帶著這份語音碼表再去中正機場聽一次,然後看著飛機,試試看我有沒有辦法聽懂他們之間的通話!不過,我很想知道,那個張貼的人到底從哪挖來這些語音字母的?
這是我昨天在網路上找到的飛機無線通訊的語音字母,雖然是平時常見的英文單字,不過轉換成語音碼的話就聽不懂了,我上次去中正機場時聽過,就在那座瞭望塔裡聽到的。雖然聽不懂,不過好歹找到二十六個字母的語音字母,在「銀翼的奇術師」一片「26個文字飛舞交錯中」指的就是飛機的語音通訊代碼,用這種代碼的目的就是防止在通訊過程中聽錯指令,影片中的通訊代碼是真實的,飛機與塔臺間使用的訊息,不是學航空或通訊的人很難猜出其所代表的意思,若用普通英文單字字義上去猜,猜出來的意思會很奇怪,我曾試過幾個字拼湊,意思不但說不通,語法也變得非常怪異。我打算帶著這份語音碼表再去中正機場聽一次,然後看著飛機,試試看我有沒有辦法聽懂他們之間的通話!不過,我很想知道,那個張貼的人到底從哪挖來這些語音字母的?
- Jul 02 Sun 2006 09:51
臺灣生態筆記
唉!我現在每個星期六都好空虛呀!因為我最愛看的「臺灣生態筆記」播完了,那是我國中時每個星期六必看的生態節目,兩位外景主持人──林青峰和何德揚老師以互相交流的方式來把臺灣的動植物生態教給觀眾認識,我是他倆的死忠粉絲,我從那個節目裡學到不少關於生態的知識,尤其是林青峰老師,他對蛇類非常地了解,透過攝影者劉國同的鏡頭看到蛇類的實際生態行為,我覺得蛇是一種很美、很奇妙的動物。
高二的軍護課上到關於蛇類咬傷的章節時,老師放影片給我們看,我一眼就認出影片中的兩位老師,林老師拿蛇鉤抓蛇,何老師嚇得往後跌到草堆上,在蛇鉤上扭動的是一條粗大的百步蛇,牠的吻鱗突出像一隻角,正對著鏡頭憤怒地嘶嘶吐芯,我看到的當下,有種很親切的感覺;其實軍護課若是遇到蛇類的部分,幾乎都是放「臺灣生態筆記」,在兩爬類方面,林老師可以說是權威,我現在之所以了解蛇,都是從林老師那兒得來的。
高二的軍護課上到關於蛇類咬傷的章節時,老師放影片給我們看,我一眼就認出影片中的兩位老師,林老師拿蛇鉤抓蛇,何老師嚇得往後跌到草堆上,在蛇鉤上扭動的是一條粗大的百步蛇,牠的吻鱗突出像一隻角,正對著鏡頭憤怒地嘶嘶吐芯,我看到的當下,有種很親切的感覺;其實軍護課若是遇到蛇類的部分,幾乎都是放「臺灣生態筆記」,在兩爬類方面,林老師可以說是權威,我現在之所以了解蛇,都是從林老師那兒得來的。
- Jun 13 Tue 2006 19:44
冷岸群島
今天地理課上南北極區,其中在北極圈的「斯匹茲卑爾根」群島,它是在極圈裡一個長得像碎蛋殼的群島,在我們國中的課本上寫的是「冷岸群島」,在極圈裡算滿分散的群島,學習手冊上畫出來,使困惑我2年的問題再度浮現在我的腦海,亟待解答,我就去問老師,老師說我問得很好,她說現在冷岸群島就是「斯匹茲卑爾根」是挪威改的名字,現在也是挪威的屬地。
我的國中課本是將它畫成灰色的無人之地,我去問老師,老師沒有給我答案,那時又正值學測晚自習時段,我便將它擺一邊,拚學測要緊,高中時才問出這個問題,我也終於找到答案了,我在笑話篇也打了「冷岸群島」,指的就是「斯匹茲卑爾根」,我覺得還是叫做冷岸群島好了,因為它在高緯的北極圈內,在差不多北緯60度以上,在氣候變幻莫測的極圈氣旋帶「悲號的六十度」內,冷得要死又陰風怒號,探險隊一進來不是被浮冰所困、就是被活活凍死,探險南北極,真的是付出生命的代價!
我的國中課本是將它畫成灰色的無人之地,我去問老師,老師沒有給我答案,那時又正值學測晚自習時段,我便將它擺一邊,拚學測要緊,高中時才問出這個問題,我也終於找到答案了,我在笑話篇也打了「冷岸群島」,指的就是「斯匹茲卑爾根」,我覺得還是叫做冷岸群島好了,因為它在高緯的北極圈內,在差不多北緯60度以上,在氣候變幻莫測的極圈氣旋帶「悲號的六十度」內,冷得要死又陰風怒號,探險隊一進來不是被浮冰所困、就是被活活凍死,探險南北極,真的是付出生命的代價!